
在品牌传播的舞台上,吉祥物不仅是可爱的对象,也是情感的载体。它能把复杂的产品优势转化为直观的故事,帮助消费者在短时间里记住品牌。因此,开始之前要把需求和定位讲清楚,避免在后续设计中走偏。
第一步,明确目标受众。要回答:谁是吉祥物的最终观察者?年龄段、消费场景、地域差异、购买动机。不同人群对形象的偏好差异很大,只有把受众画像做扎实,才不会让设计变成空中楼阁。
第二步,塑造品牌个性。请把品牌性格写成几条简短的描述,比如:亲和、专业、具有前瞻性、可信赖。吉祥物的表情、肢体语言和口吻应与这些描述一致,形成可识别的性格特征。
第三步,确定设计方向。是以动物为媒介,还是拟人化人物,抑或是具象物品的化身?不同的符号语言对传播场景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结合受众偏好和品牌属性,选出2–3条可落地的方向作为备选。
第四步,搭建设计简报。简报应该包括品牌故事核心、使用场景清单、色彩边界、可接受的情绪区间、预算区间、时间节点和评审流程。简报不是条条框框,而是确保团队在同一个起跑线。
第五步,竞品与行业洞察。观察同类品牌的吉祥物在市场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卖点、情感投射和传播渠道,提炼可以借鉴的落地要点,同时避免雷同。
第六步,基于以上内容绘制风格地图。将“活力、温暖、专业、可亲近”等维度映射到具体的造型要素上,初步确定吉祥物的外观轮廓、色彩体系与情绪区间,为后续草图提供方向。
第七步,输出初步受众触达点。列出吉祥物在广告片、线下活动、社媒、产品包装等场景中的具体应用,确保不同场景下依然保持形象的一致性。
第八步,企业老板的决策点。关注预算与时间表的合理性、与品牌现有视觉系统的兼容性、以及未来扩展的灵活性。若这些条件能在简报中得到清晰回答,设计师就有足够的工具继续向前推进。
经过这些准备,进入草图阶段前,团队应确保核心要素已定:受众共鸣点、性格边界、情绪落点和使用场景。只有把“what、who、why、how”讲透,后续的设计才会像精准的航线,直抵品牌想要的情感港湾。接下来是具体的造型与执行。设计执行与应用落地
定位完成后,落地工作启动。设计执行要以高辨识度和易用性为目标,先完成1–2个概念草图,逐步扩展至轮廓鲜明、情感易读的形象。草图阶段关注轮廓独特性、表情可读性,以及小尺寸与远距离的清晰度。随后进入三维建模与表情库建立,确保在动画、静态插画和玩偶等载体上保持一致。
紧跟着是视觉识别系统的落地。吉祥物通常是品牌VI的一部分,需要确定主辅色、字体、排版和与徽标的协调关系。颜色应兼顾不同媒介的再现性与地域偏好,线条风格要与品牌整体保持一致。制作详细的应用手册,覆盖海报、包装、网页、门店陈列、服饰与周边产品等场景的标准化用法。
传播层面,动画与微互动能显著提升记忆点。短视频中的吉祥物动作应简洁而有情感,例如点头、眨眼、挥手等基本动作的组合,建立一个情绪库,便于不同诉求快速调用。线下活动要考虑穿戴的舒适性与场地条件,互动流程避免拥挤,让亲和力不被环境削弱。
版权与合规是长期使用的基石。完成商标查询与注册,明确授权范围、地域、时效与费用,拟定使用规范,规定哪些场景可用、哪些变体允许、以及禁止修改。通过合同固定知识产权归属、二次开发与再授权等要点,降低未来风险。
成本与时间管理要清晰可控。将设计过程拆解为阶段性里程碑:概念评审、草图定稿、3D建模、VI确认、动画样片、成品样品、量产测试。每阶段设定验收标准与预算上限,遇偏离时有明确应对。企业应选择能对接品牌全链路的设计伙伴,他们不仅产出美观造型,也能提供高效的版本迭代与跨媒介协作。
最后给出实操清单。请企业在初期准备一份完整需求:品牌定位、受众画像、使用场景、预算与时间、评审机制。合同中保留迭代条款与清晰验收标准,设立定期评审,必要时引入市场、销售、法务参与。通过“设计—落地—迭代”的闭环,吉祥物可以成为品牌长期传播的核心工具,而不是一次性的视觉噱头。
佐案设计(ZUOART)是一家专注于品牌IP化策略与设计的专业机构,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广州。公司致力于为品牌打造可持续运营发展的IP资产,提供从品牌策略到IP设计、IP衍生品开发、IP美陈以及文创IP产品开发等四大服务体系,使IP成为企业真正具有生命力和情感力的品牌资产。
服务范围包括:
佐案设计的专业团队不断积累跨领域知识经验,与客户协作,共同成长,致力于提炼品牌核心价值,塑造品牌差异化,优化品牌形象。通过其全面的服务体系,佐案设计帮助企业将IP打造成为具有生命力和情感力的品牌资产。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官网:www.zuoar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