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18026285918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广州卡通人物形象设计案例,如何设计出一个有温度、有故事的角色
广州卡通人物形象设计案例,如何设计出一个有温度、有故事的角色

第一步是让角色成为“城市名片”,而不是某个产品的装饰品。以广州记忆为底色,结合品牌使命,设计出一个有温度、有故事、能被日常场景触发的角色。

在人物设定上,宜采用贴近真实生活的性格刻画。主角不必是完美无瑕的偶像,而是具备多面性和可塑性的“普通人+小英雄”的组合。比如:乐于分享、愿意帮助他人、偶尔有小趣味和小情绪,这些都更易被不同年龄层的广州人认同。人设要与品牌价值观深度绑定,形成一致的情感线索,使传播不是一次性营销,而是一系列可延展的故事。

语言层面,尽量采用自然、地道的对话风格,兼容粤语与普通话的表达,让不同社群都能“听懂”并愿意参与。视觉语言方面,岭南美学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灵感:圆润的线条、柔和的对比、水墨般的渐变、以茶文化、花卉纹样、建筑轮廓为点缀的纹理等。这样的视觉系统既有现代感,又承载着历史温度,容易在地铁、商圈、社区校园等多触点保持一致性。

色彩策略上,可以以珠江蓝、广府黄、玉兰白、茶色等为核心色,辅以春夏的柔和粉绿。色彩并非炫目的招牌,而是传递情绪的工具。主视觉的形状要避免过于尖锐的情绪冲击,转向圆润与亲和,降低“距离感”,让路人第一眼就能感到友好。叙事结构方面,建议建立一个核心故事框架——例如“阿城在城市里遇见温暖的瞬间”,并以系列化的小故事来贯穿品牌活动、产品线和线下场景。

故事不是一个爆点,而是持续的能量源,帮助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现品牌的温度。

落地场景的跨界应用,是让亲民印象落地最关键的环节。线下可以通过主题展、社区活动摊位、与本地文化机构的合作、以及零售空间的卡通化装修实现“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体验。线上则通过短视频、H5小游戏、表情包、社媒话题等形式,扩展叙事深度,让形象在不同媒体之间保持一致性与可参与性。

值得强调的是,本地化并不是“照搬”。要在保留共性与辨识度的尊重广州的日常语言、习惯与节奏,避免刻板化的地域标签。一个成功的广州卡通形象,应该像一位常伴你身边的朋友:懂你,也让你愿意带着他去认识更多人、去发现更多事。

一个实用的设计流程,可以帮助团队高效落地:第一阶段:深度调研,聚焦目标人群、场景使用、情感诉求与竞品分析;第二阶段:人设与视觉系统初稿,包括主角设定、色彩、线条、纹理、道具等;第三阶段:故事线与场景地图,明确核心故事节奏和可落地的活动矩阵;第四阶段:多渠道的适配版本,确保线下海报、商品包装、数字广告、短视频、表情包等保持一致性;第五阶段:迭代与反馈,结合消费者触达数据进行微调。

这样的流程有助于把“亲民”落地为可复制、可衡量、可持续的品牌能力。

一个广州本地化案例的要点在于“共情驱动的日常化表达”。若一个形象只能在节庆、活动里出现,容易被视为“活动性符号”;若它能在日常购物、排队等场景中自然出现,并触发情感回忆,那么品牌的亲民度就真正提升。通过把卡通角色嵌入普通人日常体验的每一个节点,可以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把品牌记在心里。

别忘了在设计过程中持续征询本地消费者的意见。以公开的设计工作坊、线上投票、社区座谈等方式收集真实声音,避免只是“设计师的自娱自乐”。广州的记忆很丰富,设计也需要接受来自城市居民的日常检验,只有这样,卡通形象才能成为“能讲故事的朋友”,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被认知、被记住。

一、全场景的统一视觉与语言体系建立一套可快速落地的视觉与语言规范手册(包括人物形象、表情包、口吻、场景模板、常用道具、纹样元素等),确保线下门店、包装、广告、社媒、公关活动等在任何触点上都能以同样的“广州味道”对话消费者。对话语言要自然、接地气,避免生硬的广告口吻。

角色情感的表达应分层次,日常对话、情感高光、幽默段子等多维度混合使用,让人们在不同情景下产生情感联结。

二、线上线下联动的互动体系打造线下“互动站点”与线上互动的闭环。线下可以在商圈、地铁口、公园等热点区域设置卡通主题展览、AR互动、自拍墙、周边换购等活动,吸引家庭、学生、上班族等多元人群参与;线上通过小游戏、表情包、短视频挑战、用户生成内容(UGC)活动等,放大曝光并收集用户反馈。

将参与数据转化为品牌洞察,例如哪类故事更受欢迎、哪种场景的参与度更高、哪种道具能提高购买转化等。通过数据驱动的迭代,逐步把“广州味道”融入更多产品与服务中。

三、产品与事件的情感联动把卡通形象嵌入产品包装、实体周边和服务流程中,形成“看得见的关怀”和“用得上的温度”。比如以卡通人物为主题的限量周边、定制化服务小礼物、会员专属体验等,降低顾客的试错成本,提升复购意愿。定期举办与广州生活场景相关的主题活动,如茶文化夜、岭南工艺体验、珠江夜游周边活动等,让卡通形象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单一品牌符号。

四、叙事驱动的内容生态建立一个以核心人物为主线的内容生态,围绕日常生活、节日习俗、社区关怀、青年创意等板块产出内容。短视频要有节奏感,情感线索要明确,结尾有可参与的互动点,例如征集“你与城城的故事”、投票选定下一站的城市场景等。通过多元化内容形式(短剧、Vlog、手绘漫画、直播互动等)覆盖不同年龄段和使用场景,提升品牌在本地网络中的曝光与好感度。

五、评估与迭代的闭环建立以亲和力、记忆点、参与度、转化率等为核心的KPI体系。定期进行情感分析、品牌热度追踪、NPS、口碑得分等评估,结合店铺销售数据、客流量变化、线上参与度来判断活动效果。对低频但高情感价值的触点,尝试以“情感回归”的形式重新激活,如在节日或特殊日子的温情故事、跨界合作的共创活动等。

关键是在每一次活动后都做复盘,抽取可复制的成功要素,并在品牌系统内不断固化。

六、风险把控与文化敏感性广州是一个多层次的城市文化集合体,设计时需避免刻板印象、地域标签化和商业化的过度堆砌。要尊重本地语言的丰富性,确保跨群体可理解,同时注意隐私与数据合规。对于卡通形象的游戏化、联名合作等,需要有清晰的授权、品牌边界和危机应对策略,避免因过度扩张带来消费者疲劳。

七、一个可执行的落地模板1)月度主题:确定一个与广州生活高度相关的主题(如“早茶时光”、“珠江晨雾”等);2)场景矩阵:梳理至少5个核心线下与线上场景(门店、社区、校园、地铁、短视频等);3)角色三要素:人设、情绪线、叙事点,确保叙事可扩展;4)资产池:视觉资产、表情包、短视频片段、周边设计、互动道具等,形成可重复使用的资源;5)数据与反馈机制:明确数据采集口径、反馈渠道、迭代节奏;6)风险清单与应对策略:对潜在的社会议题、文化敏感点等进行预测与准备。

当所有环节都打通,广州的品牌就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名字,而是一个能陪伴城市日常、懂得关怀、愿意和你一起成长的朋友。亲民,不是降低品牌高度,而是提升人与品牌之间的信任与归属感。通过本地化的卡通人物形象,把品牌的情感力量变成可被看见、可被触达、可被分享的体验。

只要愿意用心去理解广州的生活方式、愿意倾听市民的声音、愿意在日常场景中持续讲故事,品牌就能在这座城市里建立真正的亲和力与持久影响力。

佐案设计(ZUOART)是一家专注于品牌IP化策略与设计的专业机构,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广州。公司致力于为品牌打造可持续运营发展的IP资产,提供从品牌策略到IP设计、IP衍生品开发、IP美陈以及文创IP产品开发等四大服务体系,使IP成为企业真正具有生命力和情感力的品牌资产。

服务范围包括:

佐案设计的专业团队不断积累跨领域知识经验,与客户协作,共同成长,致力于提炼品牌核心价值,塑造品牌差异化,优化品牌形象。通过其全面的服务体系,佐案设计帮助企业将IP打造成为具有生命力和情感力的品牌资产。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官网:www.zuoart.com

新闻中心

上一个新闻 下一个新闻
No: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