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广符号」到「新潮IP」:一场设计唤醒的城市记忆
走在广州的街头,你会被一种奇妙的矛盾感击中——千年商都的底蕴与先锋创意的活力在这里交织碰撞。骑楼下的凉茶铺挂着霓虹灯牌,西关大屋旁崛起设计感十足的艺术空间,而真正让这座城市在新时代持续散发魅力的,正是那些根植于文化、却跳动当代脉搏的IP设计。
何为广州IP?它不只是某个卡通形象或logo,而是将城市的历史、方言、美食、习俗,甚至是一盅两件里的闲适哲学,通过设计转化为可传播、可共鸣、可商业化的符号。从陈家祠的岭南雕花到珠江新城的摩天轮,从早茶点心到粤语俚语,一切皆可成为IP创作的灵感源泉。
近年来,广州IP设计呈现出鲜明的“在地性”与“国际化”双轨并行趋势。一方面,像「羊城通」卡通羚羊、「广府庙会」的醒狮IP、「广州塔小蛮腰」的拟人化形象,这些设计紧紧扣住本地文化基因,用亲切、幽默的方式让市民重新发现城市的可爱之处。另一方面,诸如广美毕业展、深圳-广州双年展等平台,也孵化了大量融合粤语视觉符号、潮玩元素与国际设计语言的IP作品,它们不仅是文创产品,更是广州向全球输出文化自信的载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食物IP。虾饺、干蒸、叉烧包……这些点心早已不仅是食物,而是广州的生活图腾。不少本土餐饮品牌通过IP化设计,将点心造型转化为系列形象角色,甚至开发周边商品,让“饮茶”变成一种可收藏、可分享的文化体验。而「阿婆牛杂」「陈添记鱼皮」这类老字号,也借由IP重塑,既保留了古早味,又吸引了年轻世代。
设计,在这里成为一把钥匙,打开了广州这座城市的记忆保险箱。它用色彩、线条、故事,让传统的变得更鲜活,让本土的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如果说IP设计的第一重使命是文化唤醒,那么它的第二重角色则是价值创造。在广州这样商业底蕴深厚的城市,IP从未停留在“好看”层面,而是迅速接入产业端,成为品牌差异化和情感链接的重要工具。
IP设计助力老字号焕新。诸如「莲香楼」「陶陶居」等品牌,通过打造复古兼可爱的IP形象,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让百年饼家有了讲故事的新方式。IP衍生出的月饼礼盒、文创周边、联名商品,不仅增加了营收渠道,更强化了品牌的文化厚度。
广州的批发市场、制造业基础为IP落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很多设计工作室与供应链紧密合作,快速将IP创意转化为商品,从玩具、服装到家居用品,实现“设计—生产—销售”闭环。这让广州不仅是一个IP产地,更是一个IP枢纽。
文旅融合是IP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场景。无论是永庆坊的文创市集,还是珠江夜游的IP主题航班,城市正通过这些“可体验的IP”提升旅游吸引力。一个成功的IP能让人因为一个形象爱上一座城,因一个故事记住一种生活。
但广州IP的发展仍面临挑战。如何避免符号表浅化、如何持续运营IP生命力、如何在全国乃至全球IP竞争中突出广府特色,都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可喜的是,这座城市始终保持着开放和实验的精神。政府推出文创扶持政策,高校加强设计人才培养,市场给予创新足够的宽容与机会——这一切,让广州IP设计不仅是一场视觉革命,更是一次城市品牌的软升级。
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像“广式幽默”“西关风情”“湾区精神”这样的IP走向世界。而广州,正用设计书写下一个千年的开场白。
佐案设计(ZUOART)是一家专注于品牌IP化策略与设计的专业机构,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广州。公司致力于为品牌打造可持续运营发展的IP资产,提供从品牌策略到IP设计、IP衍生品开发、IP美陈以及文创IP产品开发等四大服务体系,使IP成为企业真正具有生命力和情感力的品牌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