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最稀缺的资源。企业吉祥物,这一看似简单的视觉元素,却凭借其独特的情感穿透力,悄然成为品牌突围的关键利器。它不仅是品牌的“脸面”,更是凝聚文化、传递价值观、拉近用户距离的超级符号。
从麦当劳欢乐亲切的“麦当劳叔叔”,到天猫那只神秘优雅的黑猫,再到米其林轮胎人中充满工业力量的“必比登”,这些经典吉祥物无一例外地超越了简单的标识功能,成为了品牌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用拟人化的形象打破商业的冰冷感,用故事化的表达降低用户的认知门槛,最终成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情感共鸣的桥梁。
一个成功的吉祥物,首先源于对品牌内核的深度挖掘。它必须精准反映企业的行业属性、文化理念与目标受众。例如科技企业常选择具有未来感的机器人或抽象生物,教育机构则倾向温暖可爱的动物或卡通人物。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追问:我们的品牌是谁?我们想对外传递怎样的情绪?我们希望用户如何感知我们?
色彩、造型与动态表现是吉祥物设计的三大支柱。色彩心理学在此发挥重要作用——红色传递活力与激情,蓝色象征信任与专业,黄色则容易引发快乐与关注。造型层面需兼顾识别度与延展性,既要易于记忆,又要能灵活适应周边产品、动态广告、线下活动等多场景应用。而动态设计,包括表情、姿势甚至“性格”设定,则决定了吉祥物能否真正“活”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吉祥物设计绝非一劳永逸。它需要随着品牌成长而迭代,在不断延伸的传播场景中持续丰富内涵。例如京东的Joy小狗从最初的电商标识,逐渐发展为涵盖影视动漫、节日营销、公益活动的IP角色,不断强化着“快乐购物”的品牌承诺。
设计完成只是吉祥物赋能品牌的第一步。如何让它真正“活”在用户心中,成为品牌的长期资产,则需要系统化的运营与策略支撑。
吉祥物需要融入品牌的每一个消费者触点。从线上社媒的表情包、短视频内容,到线下的包装、展览、快闪活动,吉祥物应当成为贯穿用户体验的线索。它可以是客服对话中的趣味插画,是产品介绍里的引导角色,甚至是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代言人。这种全方位曝光不仅强化记忆,更在不断重复中积累情感价值。
故事化运营是激活吉祥物的核心手段。为一个静态形象注入背景故事、性格特点甚至成长轨迹,能让用户产生更强的代入感。比如熊本熊的成功并非因为设计多么复杂,而是因其“呆萌”“捣蛋”的人设和持续的内容更新——从失踪事件到公务员生涯,它始终是社交媒体上的话题焦点。
这种持续叙事让吉祥物超越了工具属性,成为了用户愿意主动关注、分享的“朋友”。
吉祥物的商业价值可通过IP衍生品进一步释放。周边产品不仅是收入来源,更是品牌文化的实体化扩散。优衣库的UT系列常与知名IP联名,华为的“黑科技”吉祥物也曾推出玩偶、文具等衍生品,这些产品让用户得以在日常生活中与品牌持续互动。
但吉祥物运营也需警惕过度商业化或人设崩塌的风险。保持形象的一致性、尊重原创设计、避免生硬推销,是维持其长久生命力的关键。真正的成功,是让用户自发地喜爱、传播甚至创作与吉祥相关的内容,形成品牌与用户之间的共创生态。
归根结底,企业吉祥物是企业战略与人性化沟通的交汇点。在理性消费逐渐让位于情感消费的当下,一个设计出色、运营得当的吉祥物,能够为品牌构建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它让品牌变得可亲、可感、可记忆,最终成为用户心中无可取代的存在。
佐案设计(ZUOART)是一家专注于品牌IP化策略与设计的专业机构,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广州。公司致力于为品牌打造可持续运营发展的IP资产,提供从品牌策略到IP设计、IP衍生品开发、IP美陈以及文创IP产品开发等四大服务体系,使IP成为企业真正具有生命力和情感力的品牌资产。